“湖北好人”譚紹康:植根泥土揚芬芳

A-   A+
發(fā)表時間:2024年10月25日    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金秋,走進湖北恩施州巴東縣溪丘灣鄉(xiāng)白楊坪村,悠揚的二胡旋律回蕩在院落和田野,忙活的村民不時放下鋤頭,搖著草帽,聽上一段熟悉的堂戲《山伯訪友》。

循著聲音望去,溪丘灣鄉(xiāng)綜合文化服務(wù)中心退休老師譚紹康正在演奏二胡。旁邊小桌上擺放著堂戲曲譜手稿,上面有紅、黑兩種修改筆跡。雖已年過八旬,他依然精神矍鑠,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。

今年5月,譚紹康獲得由湖北省文明辦表彰的“湖北好人”榮譽稱號。當消息傳開時,譚紹康眼噙淚花,微笑著說:“我只做了一名基層文化工作者應(yīng)該做的事!”

“咱們的土戲看得真過癮”

譚紹康曾行醫(yī)5年,當過8年民辦教師,做過2年農(nóng)村電影放映員。1982年,經(jīng)當?shù)乜己?,被聘用為“亦工亦農(nóng)”文化干部。1983年,接任巴東縣原平陽壩鄉(xiāng)中心文化站站長。從此,譚紹康便走上基層文化工作崗位,一干就是40年。

巴東地處三峽,千百年來,人們的繁衍生息在這里積淀了深厚的文化資源,遺存的民族民間戲曲、詩歌百種。其堂戲、皮影戲、薅草鑼鼓……這些都是譚紹康兒時最深的記憶,他從小就被這些聲音滋潤著。但隨著現(xiàn)代都市文化的興起,這些戲曲在人們的生活中已漸行漸遠。

如何讓傳統(tǒng)民族民間文化“活”起來?譚紹康琢磨著。于是,他開始爭取政府支持,籌建堂戲、皮影戲演出隊伍。

籌建之初,譚紹康走遍鄉(xiāng)里,向老藝人拜師學藝,把演出隊伍安排到自己家里,請老藝人到家里來指導(dǎo)編排節(jié)目。當堂戲《山伯訪友》《海棠花》等節(jié)目登上舞臺時,村民們直呼:“咱們的土戲看得真過癮?!?/p>

在譚紹康的不懈努力下,幾乎銷聲匿跡的堂戲、皮影戲又回到了鄉(xiāng)親們的視野。同時,譚紹康對堂戲、皮影戲進行改革創(chuàng)新,改黑白皮影為彩色,把堂戲單一的音樂旋律伴奏變?yōu)楹吐暟樽唷>o扣時代主旋律,改編傳統(tǒng)堂戲劇目,創(chuàng)作《雷家院子》《農(nóng)家樂》等堂戲新曲目。四十多年里,譚紹康共組織堂戲、皮影戲、民間花燈表演隊180支,3000多人參與演出。

正是他的執(zhí)著與堅守,200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。溪丘灣鄉(xiāng)在1995年、2007年兩次被省命名為“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;2009年,更是被文化部授予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。

“祖輩們留給我們這些民族民間文化都是寶貝”

有人說,譚紹康書寫了巴東民族民間文化的傳奇!

2004年,譚紹康退休了。但他骨子里始終流淌著“文化的血液”,與巴東民族民間文化總有一種割舍不了的情。他說:“祖輩們留給我們這些民族民間文化都是寶貝!”

在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支持下,2004年6月,譚紹康開始沿著長江、神農(nóng)溪流域,挖掘、整理散布在民間的山民歌、婚嫁歌、喪歌和堂戲、皮影戲劇目。

由于很多山民歌幾乎失傳,收集、整理難度很大,但譚紹康依然堅定地踏上收集之路……

2008年7月,譚紹康無意間聽說溪丘灣鄉(xiāng)麥豐灣村80多歲的胡老先生會唱山民歌。他絲毫沒有猶豫,冒著大雨找到老人家里。當這位老人看到渾身濕透的譚紹康時,內(nèi)心充滿欽佩。雖然吐字不清,但一連唱了十余首《油菜開花黃》《送郎》等山民歌。臨走時,譚紹康緊緊握住老人的手說:“您真是我們的活寶貝??!”

2011年,譚紹康用六年時間,行走數(shù)萬公里鄉(xiāng)村小道,走遍長江、神農(nóng)溪流域的村村寨寨,挖掘和整理巴東民族民間文化。由于不會使用電腦,手寫稿紙3000多頁,近100萬字。導(dǎo)致手指起繭變形,眼睛視物不清。但他克服重重困難,搜集整理山民歌693首、婚嫁歌10種、喪歌123種、堂戲劇目55個,以及各類音樂唱腔。

當年,由譚紹康收集整理的《呼喚神農(nóng)溪》正式公開出版,這部共計100余萬字的作品,有詞章、有曲譜,對研究和弘揚民族民間文化提供了詳實的資料。

2012年,譚紹康開始搜集、整理巴東人物、地方、風俗、動物、植物傳說和生活、笑話、詩聯(lián)等10多類、560多個民間故事,歷時3年時間,撰寫文稿46萬字,出版極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間故事書籍——《夢喚神農(nóng)溪》。

對民族民間文化執(zhí)著追求的腳步絲毫沒有停歇。2015年,72歲的譚紹康又開始搜集、整理流傳在巴東的民間諺語、歇后語、謎語,撰寫文稿40多萬字,挖掘整理民間諺語6000多條、歇后語4000多條、謎語2000多個,出版書籍《召喚神農(nóng)溪》。

“我們不僅要自己會唱會跳,還要教更多的人跟著我們學唱學跳”

回望幾十年來的文藝之路,譚紹康內(nèi)心總有些許遺憾,讓他充滿內(nèi)疚和嘆息。

父親辭世未能送終;老伴兒患病無法陪伴;兒子結(jié)婚沒能在場……尤其是讓譚紹康老師終身愧疚的是2018年,全縣正在舉辦文化活動展演,譚紹康老師受邀參加為節(jié)目表演進行指導(dǎo)。老伴在家中突發(fā)疾病離世。接到鄰居的電話后,這才知道相濡以沫50多年的老伴離他而去,連最后一面也未能見上。

“結(jié)伴五十年,吃了不少苦,過去艱苦年代,從來都是舍不得吃、舍不得穿,有點好的都是留給我和兒女們?!泵慨斚肫鹄习閮?,譚紹康總是聲音哽咽,滿眼淚花。

在兒子譚玉鑫的記憶中,父親與家人團聚最多的時間就是過年能在家里呆幾天,其余300多天很難見到父親,只知道父親不是在基地收徒授藝,就是在走村串寨收集民間文化。

40多年來,譚紹康培養(yǎng)民間藝人1000多人,他讓堂戲、皮影戲等民間文化走進了校園、走出了峽江,走上了武漢等都市的舞臺,先后培養(yǎng)省級、州級、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8人。

今年62歲的譚大翠年輕時跟著譚紹康學唱堂戲、山民歌、連響等土家歌舞,參演譚紹康編排的堂戲200多場次。2022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。

“我們不僅要自己會唱會跳,還要教更多的人跟著我們學唱學跳?!弊T紹康叮囑著每一位學員,要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。

51歲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許藝才,從19歲開始跟著譚紹康學唱堂戲、皮影戲。憑著精湛的演技,將巴東堂戲、皮影戲等非遺節(jié)目搬進了恩施女兒城。7年時間,巴東堂戲、皮影戲在恩施女兒城上演1000余場,吸引國內(nèi)外游客觀看達100多萬人次。(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銳 通訊員黃華 闕晉偉 王梅芳)


責任編輯:李歡

“湖北好人”譚紹康:植根泥土揚芬芳

發(fā)表時間:2024-10-25 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金秋,走進湖北恩施州巴東縣溪丘灣鄉(xiāng)白楊坪村,悠揚的二胡旋律回蕩在院落和田野,忙活的村民不時放下鋤頭,搖著草帽,聽上一段熟悉的堂戲《山伯訪友》。

循著聲音望去,溪丘灣鄉(xiāng)綜合文化服務(wù)中心退休老師譚紹康正在演奏二胡。旁邊小桌上擺放著堂戲曲譜手稿,上面有紅、黑兩種修改筆跡。雖已年過八旬,他依然精神矍鑠,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聲中。

今年5月,譚紹康獲得由湖北省文明辦表彰的“湖北好人”榮譽稱號。當消息傳開時,譚紹康眼噙淚花,微笑著說:“我只做了一名基層文化工作者應(yīng)該做的事!”

“咱們的土戲看得真過癮”

譚紹康曾行醫(yī)5年,當過8年民辦教師,做過2年農(nóng)村電影放映員。1982年,經(jīng)當?shù)乜己?,被聘用為“亦工亦農(nóng)”文化干部。1983年,接任巴東縣原平陽壩鄉(xiāng)中心文化站站長。從此,譚紹康便走上基層文化工作崗位,一干就是40年。

巴東地處三峽,千百年來,人們的繁衍生息在這里積淀了深厚的文化資源,遺存的民族民間戲曲、詩歌百種。其堂戲、皮影戲、薅草鑼鼓……這些都是譚紹康兒時最深的記憶,他從小就被這些聲音滋潤著。但隨著現(xiàn)代都市文化的興起,這些戲曲在人們的生活中已漸行漸遠。

如何讓傳統(tǒng)民族民間文化“活”起來?譚紹康琢磨著。于是,他開始爭取政府支持,籌建堂戲、皮影戲演出隊伍。

籌建之初,譚紹康走遍鄉(xiāng)里,向老藝人拜師學藝,把演出隊伍安排到自己家里,請老藝人到家里來指導(dǎo)編排節(jié)目。當堂戲《山伯訪友》《海棠花》等節(jié)目登上舞臺時,村民們直呼:“咱們的土戲看得真過癮?!?/p>

在譚紹康的不懈努力下,幾乎銷聲匿跡的堂戲、皮影戲又回到了鄉(xiāng)親們的視野。同時,譚紹康對堂戲、皮影戲進行改革創(chuàng)新,改黑白皮影為彩色,把堂戲單一的音樂旋律伴奏變?yōu)楹吐暟樽?。緊扣時代主旋律,改編傳統(tǒng)堂戲劇目,創(chuàng)作《雷家院子》《農(nóng)家樂》等堂戲新曲目。四十多年里,譚紹康共組織堂戲、皮影戲、民間花燈表演隊180支,3000多人參與演出。

正是他的執(zhí)著與堅守,200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。溪丘灣鄉(xiāng)在1995年、2007年兩次被省命名為“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;2009年,更是被文化部授予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。

“祖輩們留給我們這些民族民間文化都是寶貝”

有人說,譚紹康書寫了巴東民族民間文化的傳奇!

2004年,譚紹康退休了。但他骨子里始終流淌著“文化的血液”,與巴東民族民間文化總有一種割舍不了的情。他說:“祖輩們留給我們這些民族民間文化都是寶貝!”

在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支持下,2004年6月,譚紹康開始沿著長江、神農(nóng)溪流域,挖掘、整理散布在民間的山民歌、婚嫁歌、喪歌和堂戲、皮影戲劇目。

由于很多山民歌幾乎失傳,收集、整理難度很大,但譚紹康依然堅定地踏上收集之路……

2008年7月,譚紹康無意間聽說溪丘灣鄉(xiāng)麥豐灣村80多歲的胡老先生會唱山民歌。他絲毫沒有猶豫,冒著大雨找到老人家里。當這位老人看到渾身濕透的譚紹康時,內(nèi)心充滿欽佩。雖然吐字不清,但一連唱了十余首《油菜開花黃》《送郎》等山民歌。臨走時,譚紹康緊緊握住老人的手說:“您真是我們的活寶貝??!”

2011年,譚紹康用六年時間,行走數(shù)萬公里鄉(xiāng)村小道,走遍長江、神農(nóng)溪流域的村村寨寨,挖掘和整理巴東民族民間文化。由于不會使用電腦,手寫稿紙3000多頁,近100萬字。導(dǎo)致手指起繭變形,眼睛視物不清。但他克服重重困難,搜集整理山民歌693首、婚嫁歌10種、喪歌123種、堂戲劇目55個,以及各類音樂唱腔。

當年,由譚紹康收集整理的《呼喚神農(nóng)溪》正式公開出版,這部共計100余萬字的作品,有詞章、有曲譜,對研究和弘揚民族民間文化提供了詳實的資料。

2012年,譚紹康開始搜集、整理巴東人物、地方、風俗、動物、植物傳說和生活、笑話、詩聯(lián)等10多類、560多個民間故事,歷時3年時間,撰寫文稿46萬字,出版極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間故事書籍——《夢喚神農(nóng)溪》。

對民族民間文化執(zhí)著追求的腳步絲毫沒有停歇。2015年,72歲的譚紹康又開始搜集、整理流傳在巴東的民間諺語、歇后語、謎語,撰寫文稿40多萬字,挖掘整理民間諺語6000多條、歇后語4000多條、謎語2000多個,出版書籍《召喚神農(nóng)溪》。

“我們不僅要自己會唱會跳,還要教更多的人跟著我們學唱學跳”

回望幾十年來的文藝之路,譚紹康內(nèi)心總有些許遺憾,讓他充滿內(nèi)疚和嘆息。

父親辭世未能送終;老伴兒患病無法陪伴;兒子結(jié)婚沒能在場……尤其是讓譚紹康老師終身愧疚的是2018年,全縣正在舉辦文化活動展演,譚紹康老師受邀參加為節(jié)目表演進行指導(dǎo)。老伴在家中突發(fā)疾病離世。接到鄰居的電話后,這才知道相濡以沫50多年的老伴離他而去,連最后一面也未能見上。

“結(jié)伴五十年,吃了不少苦,過去艱苦年代,從來都是舍不得吃、舍不得穿,有點好的都是留給我和兒女們?!泵慨斚肫鹄习閮?,譚紹康總是聲音哽咽,滿眼淚花。

在兒子譚玉鑫的記憶中,父親與家人團聚最多的時間就是過年能在家里呆幾天,其余300多天很難見到父親,只知道父親不是在基地收徒授藝,就是在走村串寨收集民間文化。

40多年來,譚紹康培養(yǎng)民間藝人1000多人,他讓堂戲、皮影戲等民間文化走進了校園、走出了峽江,走上了武漢等都市的舞臺,先后培養(yǎng)省級、州級、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8人。

今年62歲的譚大翠年輕時跟著譚紹康學唱堂戲、山民歌、連響等土家歌舞,參演譚紹康編排的堂戲200多場次。2022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。

“我們不僅要自己會唱會跳,還要教更多的人跟著我們學唱學跳?!弊T紹康叮囑著每一位學員,要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。

51歲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許藝才,從19歲開始跟著譚紹康學唱堂戲、皮影戲。憑著精湛的演技,將巴東堂戲、皮影戲等非遺節(jié)目搬進了恩施女兒城。7年時間,巴東堂戲、皮影戲在恩施女兒城上演1000余場,吸引國內(nèi)外游客觀看達100多萬人次。(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銳 通訊員黃華 闕晉偉 王梅芳)
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(shè)辦公室主辦

技術(shù)支持:荊楚網(wǎng)
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