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0年他應征參軍入伍,1956年退役后分配到重慶航道管理局工作,1963年回鄉(xiāng)后擔任村干部。從軍人到工人,從工人到農(nóng)民;從農(nóng)村去部隊,再從城市回鄉(xiāng)村;每次人生轉折,他都聽從黨的安排。80年代末他從村干部崗位退下來后,只為兌現(xiàn)一句對組織的承諾,義務守守護當?shù)芈裼?名解放軍烈士遺骨的陵36年,并長期擔任紅色革命故事宣講員。在他的號召和感染下,兒孫接力守護這片陵園,為萬余黨員群眾、學生講述英烈的事跡。他被授予“宜昌楷模”“宜都市最美退役軍人”等稱號,他的事跡多次在學習強國、湖北日報、中新網(wǎng)等省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。
致敬詞:守護戰(zhàn)友,是他的承諾;紅色傳承,是他的初心。義務守護烈士陵園36年,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向組織許下的莊嚴承諾。祖孫三代接力為萬余黨員群眾、學生講述英烈事跡,將革命精神代代傳。
發(fā)表時間:2023-01-05 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1950年他應征參軍入伍,1956年退役后分配到重慶航道管理局工作,1963年回鄉(xiāng)后擔任村干部。從軍人到工人,從工人到農(nóng)民;從農(nóng)村去部隊,再從城市回鄉(xiāng)村;每次人生轉折,他都聽從黨的安排。80年代末他從村干部崗位退下來后,只為兌現(xiàn)一句對組織的承諾,義務守守護當?shù)芈裼?名解放軍烈士遺骨的陵36年,并長期擔任紅色革命故事宣講員。在他的號召和感染下,兒孫接力守護這片陵園,為萬余黨員群眾、學生講述英烈的事跡。他被授予“宜昌楷模”“宜都市最美退役軍人”等稱號,他的事跡多次在學習強國、湖北日報、中新網(wǎng)等省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。
致敬詞:守護戰(zhàn)友,是他的承諾;紅色傳承,是他的初心。義務守護烈士陵園36年,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向組織許下的莊嚴承諾。祖孫三代接力為萬余黨員群眾、學生講述英烈事跡,將革命精神代代傳。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技術支持:荊楚網(wǎng)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